如何快速有效提高五臺山宣傳
——音樂對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響
以西藏歌曲為例,有《青藏高原》《坐著火車去拉薩》《天路》等,西藏歌曲數量多,流行度高,文化特色鮮明,研究結果表明,西藏歌曲的傳通有效性遠遠高于政府或景區為旅游地所做的其他宣傳,旅游歌曲的流行,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在比如《神奇的九寨》、《長白山眷戀》《煙雨武夷山》《普陀山之歌》等許多著名景區,通過歌曲傳播媒介,提高了旅游景區品牌的影響力。這些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榜樣。
我們五臺山現有的歌曲中佛教音樂很多,但只有佛教人士能唱,不能廣泛的流傳。在2016年申請主辦旅游發展大會中,鄭連生市長說:“我們深深知道,我們的旅游資源和潛力遠未挖掘,我們的欲火重生也是剛剛起步,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心靈的放飛、旅游的振興、期許的成功。”
是的,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實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變革傳統旅游發展模式,開拓旅游轉型之路,是新形勢下我國旅游業發展振興的必由之舉。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音樂作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在表現形式和內容上均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歷來是詞曲作者抒發情感、記錄人文、展現生態文明、弘揚時代精神的表現載體。而一首優秀的景區主題歌可以成為一個地域和景區特有的文化符號和形象代言,她內蘊的文化精神透過歌曲的演繹和情感的表達,既能使大眾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鐘靈毓秀和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也能以音樂為媒介,推動文化產業的形成和旅游經濟的發展。顯而易見,倡導景區主題歌曲創作和傳唱,對促進民族間、地區間文化資源交融并蓄、擴大旅游景區影響力和培育“文旅”產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都至關重要。
為五臺山好風光點贊,給全世界一個去五臺山的理由!為著力塑造五臺山旅游景區文化品牌,提升景區的吸引力和美譽度。《五臺山》作為景區主題歌曲推介給五臺山的理由。
歌曲是由北京萬中華藝影視文化產業公司萬中導演作詞、作曲,演唱。他多次來五臺山采風,在臺頂、廟宇住宿,尋找五臺山特有的人文、風光和佛教文化。歷時3年創作了這首《五臺山》歌。歌的主要內容有:第一句,五臺山的五座山峰,就像佛祖的五個指尖,他把大慈大悲和仁愛高高舉上了天。(前面是五臺山的特有地貌—五座山峰,但后一句說出了佛祖的精神內涵大慈大悲和仁愛舉上了天<華北屋脊>)。第二句,白云千古悠悠無牽無掛,菩薩啊,從未放棄過人間的苦難。(前面是自然景觀,后面是突出了菩薩對人間的大愛)。第三句,東西南北中的朝圣,見證著金木水火土的預言,他把相生相克和因果化成金蓮花一閃一閃。(此處天地合一,東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相對應,還突出了五臺山珍惜物種金蓮花)。后兩句,大儒的書香在四季風中問禮著道法自然,菩提樹下的徹悟喜馬拉雅沒能阻斷,(這里將佛教文化推向了高點,五臺山的儒家、道家、漢傳佛教、藏傳佛教融為一體,連喜馬拉雅山也沒能阻斷佛教的傳入)。五臺山上多少樓臺寶塔煙雨濛,五臺山下眾生一拜阿彌陀佛上下幾千年。(敘說這五臺山幾千年的佛教文化)
這首歌充分展示五臺山景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厚重的佛教歷史文化,融思想性、群眾性、藝術性于一體,歌詞內涵豐富、朗朗上口、雅俗共賞、易于傳誦;曲調特色鮮明、旋律優美、有感染力、易于傳唱。
五臺山的山水風光、佛教文化配上優美的歌曲,讓自然奇景與人文盛會交相輝映定能給世人一個全新的視角,讓五臺山大放光彩。